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0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重慶市人民政府、海關總署的請示,同意設立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目前,涪陵正在按一年內封關運行的工作目標,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重慶第四個綜合保稅區
據悉,綜合保稅區作為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監管區域,對于提升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是全市第四個綜合保稅區,也是主城之外第二個綜合保稅區。涪陵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杜海波介紹,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位于涪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上,緊鄰長江黃金水道,與重慶樞紐港龍頭港隔江相望(龍頭港年吞吐量3000萬噸,是長江黃金水道5000噸級船舶、萬噸級船隊常年能到達的最西端的港口);周邊有三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的物流通道(即渝涪高速、滬渝高速復線、重慶外環高速,滬蓉高鐵、渝懷鐵路、涪南鐵路),具備“鐵公水”多式聯運的成熟條件,具有明顯區位優勢。
明年9月前建成并投用
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將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面積為1.82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2億元,圍網面積約1.5平方公里,建設任務包括2730畝的場平工程、12公里的巡邏道、四棟共6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五棟共6.6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4500平方米的查驗倉庫和管理用房、2萬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以及卡口、圍網、信息化系統等建設任務。
目前,規劃區內一、二期的征地拆遷已全部完成,一期場平工程已完工,一期1#、4#兩棟共2.3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1#、2#兩棟共2.4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已完成封頂,一期1.6公里道路建設、10.4公里的路基土石方施工已完成,累計完成投資約8.4億元。卡口、圍網、信息化系統、綜合辦公樓等工程將于12月底開工建設,所有工程都將在2019年9月之前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確保如期接受檢查驗收和封關運行。
已簽約項目總投資37.5億元
杜海波表示,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將依托千億級重慶涪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產業基礎,重點發展“3+2+3”的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產業,著力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重要的開放口岸、重慶重要的食品醫藥進出口加工基地、西部地區獨具特色的服務貿易示范基地。
此外,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正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目前,已簽約項目總投資37.5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124億元,可實現年進出口額14億美元;而在談項目總投資25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112億元,可實現年進出口額12億美元。入駐項目主要涉及食品加工、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智能家居、跨境電商、總部結算等產業領域。
據了解,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封關后,貨物也都將實行海關監管。對此,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監管和服務上,將重慶海關推動重慶自貿區發展第一批27項支持舉措中,企業獲得感較強、監管成效良好的13項支持舉措在重慶涪陵綜合保稅區推廣。同時,還將實行7×24小時通關制度,滿足企業貨物全天候進出綜合保稅區的需要。